宜阳:奏响“三农”工作交响曲

发布日期:2019-10-25 10:20:00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2491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19-10-25 10:20:00  
2491

  一场连绵秋雨过后,云开日出,宜阳县香鹿山镇5万亩花椒基地,人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尚未挂果的花椒树苗间套种的柴胡、知母、红花、血参等中药材已经成熟,正待采收。万亩迷迭香基地芬芳四溢,一棵棵壮硕的迷迭香蓬松开枝丫等着收割,待深加工后变身香料、化妆品,从山沟沟里“香”到城市的梳妆台、餐桌上。花田旁,“闻香亭”畔紫薇如锦,白墙灰瓦的豫西风格民居俨然有序,笔直顺畅的入户路旁点缀着垂柳、樱花,喷泉……一花一木都入诗画,一村一落皆是风景。

  以广大农村为主阵地,以农业产业为新引擎,以新型农民为主角儿,洛阳市宜阳县按照“工业主导、农业调优、城乡统筹、旅游带动、民生改善”五大工作路径,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拉长农业产业链,提升市场竞争力,形成了现代烟草、蔬菜花卉、油料作物、黑色作物、生态林果、畜牧养殖等六大县域主导产业,同时,着力提升农村居住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为实施乡村振兴释放新活力、注入新动能,让农村群众鼓起钱袋子、过出新样子,生活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1、念“三字”口诀特色产业更茁壮

  “以前种粮食,现在种桃子,咱从穷窝窝跳到了福窝窝。”第四届上观水蜜桃采摘节热潮仍在,宜阳县上观乡桃农霍念子边说边高兴地讲述自己的收成:70亩桃园陆续挂果,去年单卖桃子净挣十几万元,今年连卖桃带卖“风景”挣了20多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深山小镇上观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转身之旅不是个例。近年来,宜阳着力念好“三字”口诀,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转变产业发展方式,“产出”了好产品,“管出”了高质量,“树起”了大品牌。

  念好“调”字诀。按照“规模调大、品质调优、效益调高”的原则,因地制宜选准主导产业。全县重点打造了“三花一草一果”,以赵保、董王庄、上观等为重点建成了两万亩花生高产示范方;以香鹿山、锦屏镇等为重点建成了7万亩大红袍花椒基地;以莲庄、高村、白杨等为重点建成了5万亩油用牡丹基地;以董王庄为重点建成了两万亩艾草深加工基地;以上观、花果山为重点建成了8000亩高山水蜜桃基地,有力推动了种植业结构调整。

  念好“引”字诀。大力实施“提质增效行动”,既引龙头,也引订单、引人才、引智力、引资本。紧紧抓住龙头延链条,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重点培育了一批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实施“三品一标”认证,强化品牌建设,不断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全县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38家,市级以上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达37家,走出了一条“县乡有龙头、村村有主导、户户有增收”的发展道路。

  念好“精”字诀。在农产品品质、品牌、品位上持续发力,健全完善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监管体系,全力推动“双安双创”工作。聚焦“农业+旅游”“农业+生态”“农业+互联网”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发展,涌现了锦屏山生态园、金泉生态种植专业合作社、宜阳县锦屏镇杨店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等众多合作社和园区,助推农业转型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沟域经济,把培育提升汉唐文化休闲农业带、七彩莲花谷两大沟域经济示范带作为“农业+”发展模式重头戏,在汉唐文化主题公园、三乡驿、中心镇实施亮化工程,打造300亩沿河水系景观,实现滩涂农业综合开发,初步形成了果蔬采摘、古建筑群落旅游、民俗体验等综合性农业休闲观光带。莲庄镇七彩莲花谷一期工程已经完工,滑草场、射箭场、二十四节气文化广场等建成迎宾,叫响“北方水城、颐养福地”名片,无人问津的山沟沟成了群众增收的“香饽饽”,推动农村由“卖产品”向“卖文化”“卖品牌”转变。

  2、强文化根脉振兴动能更充足

  “这几年村里变化挺大的,娃子们一放暑假都喜欢去村里书屋看书,妇女们农闲时爱去跳广场舞,讲卫生比孝敬的文明行为已成自觉行动。”宜阳县莲庄镇陈宅村村民孔宪方说。今年,宜阳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开展样式多、接地气的群众性文娱活动。

  立足基层“种文化”。开展“舞台艺术送农民”“百场戏曲送农民”“图书赶庙会”等活动400余场,支持高村镇农民剧团打造《万家灯火》《古树老宅》等精品剧作,并在全县89个贫困村巡演,其中《芳草》荣获河南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为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连续18年举办“滨河之声”群众文化活动,成为享誉全省的群众广场文化活动金字招牌;持续开展“送春联,惠民生”活动;组织开展“舞动船城”全民广场舞大赛、“前进杯”全民龙舟大赛、全民健身球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赛事,荣获“全国健身球操之乡”称号;深入推进“诗词宜阳”建设,成功创建“河南省诗词之乡”;开展“快乐星期天”活动4302场次,参与群众达10万人次;编演了河洛大鼓、快板书、戏曲小品等30多个原创主题节目,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惠农新政策。同时,宜阳县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弘扬具化到连续三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表彰各类道德模范4571名,“走失孩子的福星”杜向阳入选“河南好人榜”,扎根山村36年的教师孔文卿被评为“最美洛阳人”,一个个怀美德、行善举的普通人变成了备受尊崇礼遇的新榜样。

  立足“好家风”传承,在全县建成29个“家风家训馆”,在353个行政村设立“孝心基金”,为6641名老人发放补贴,张榜宣传、通报表扬主动赡养、孝顺老人的子女,乡村孝老爱亲蔚然成风。所有行政村建立“一约四会一讲堂”,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炫富攀比等陈规陋习逐渐改变,倡导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风吹遍乡村。

  3、展“百村”画卷乡居环境更惊艳

  桃树葱郁碧水一湾,灰瓦黄墙青石板路,原木回廊尽头,红泥陶塑站在石磨旁,唱出上观镇美丽乡村“好声音”。从落后偏远的贫困山区镇蝶变成一步一景的美丽乡村,“幸福密码”是什么?

  宜阳县持续实施县城、中心镇、美丽乡村三级联动发展,构建“一心两翼十镇百村”现代城镇体系,其中,花果山旅游小镇、上观桃缘小镇、三乡汉唐古镇、莲庄文旅小镇、香鹿山体育小镇等8个中心镇、特色镇建成。今年,宜阳重点实施的4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已“开花结果”,成为该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乡村要变美,先得“治脏”。该县聚焦村容村貌提升,启动以垃圾清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的“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行动,形成整体推动全域治理大格局。其中“厕所革命”是重头戏。该县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推进农村厕改工作。“用上水冲厕所,方便又干净!”通过改造前后的对比,群众终于从“袖手看”到“动手干”。截至目前,该县已经完成30655座厕所的改造。同时,该县大力整治农村生活污水,在农村改厕、垃圾清运治理及污水管网的联通机制上下功夫。今年全县同步推进垃圾治理及污水管网覆盖,年底前60%以上的乡镇、行政村将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全县16个乡镇生产生活污水将得到有效控制。

  乡村要美丽,必须穿“绿衣”。该县按照“以绿治脏、以绿治乱、以绿治差”和“农村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要求,实施40个示范村绿化工程,共栽植大叶女贞、雪松等树种30余种22万株,绿化面积1800亩。重点抓好公路沿线、房前屋后绿化,村庄道路绿化,村内文化活动广场绿化,乔灌花草相搭配,形成多层次、错落有序的绿色空间,每个村今年新植树木2000株以上,“绿色田园、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Copyright © 2024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
京公网安11010802023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