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西:实施“157”体系,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

发布日期:2019-11-20 14:20:00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2433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19-11-20 14:20:00  
2433

  沽河街道办事处后庄扶村共有713户,2600人,耕地1500亩,村集体年收入20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2.2万元。近年来,后庄扶村围绕继承和发扬“莱西会议”精神,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不断增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实施“157”体系,探索了一条在村党支部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齐发展的治村之道,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先后荣获“山东省农村工作先进单位”、“青岛市十佳文明村庄”、“山东省文明村庄”“青岛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岛市养老模范村”、“青岛市爱国卫生先进村”、“青岛市首批小康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抓实党支部这一核心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近年来,后庄扶村党支部深化拓展“莱西经验”,围绕新形势下乡村治理的任务目标,从组织体系建设入手,不断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重新优化调整了村委会、妇联、团支部、民兵连等村级组织设置,实行“楼长制、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把村级各类组织和全体党员组织凝聚在党支部周围,选拔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党员干部担任小组长、楼长和街长,根据各自分工和工作职责,实行交叉任职。村庄与原村办企业九联集团实行“村企合一、组织联建”,村党支部书记兼任九联集团党委副书记,村党支部副书记兼任九联集团党委委员,先后引导九联集团投入1.3亿元,用于村庄建设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村庄为九联集团扩大生产提供土地、用工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了村企统筹推进、协调一致,实现了共建共享共赢,形成了抓乡村治理的强大工作合力。

  开好一个“会” 

  在坚持党组织“三会一课”和定期召开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的基础上,为第一时间传达上级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第一时间了解掌握村民反馈的各类情况、第一时间落实解决村庄存在的问题,坚持一个“会”开了60年。每天早晨7时30分,各级组织成员结合各自职责、各抒己见,共同研究解决问题,一个“会”让村干部对上级近期的重点工作任务了然于心、安排工作更加得心应手,做到了上情下情结合,村庄各类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同时,落实村干部全天坐班制度,确保日常事务及时处理,紧急工作能够第一时间应急处置。

  管严一个“章” 

  印章,是公权力的象征。为规范村级印章使用守“章法”、不“乱用”,村党支部对村级事务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通过公开栏、微信群、大喇叭、村民会议等形式,及时公开组织建设、公共服务、脱贫攻坚、工程项目等村级重大事务、重大开支,真正让群众参与村级重要事项的决策、管理和监督。村庄还专门配备了远程联网电子印章机,实现村级重要事务用印全过程公开和留痕管理。凡是未履行程序的重要合同和重要开支,一律不批准不盖章。在方便群众用印的同时加强了对村级权力的有效监督,做到村级事务处处都是“阳光工程”。多年来,村庄从未因用印盖章发生一起纠纷和上访事件。

  做实一个“站” 

  做实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乡村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人心的重要载体,是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切实行动。为以德治淳民风、以文化教育人,村党支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了“巾帼”“美丽”“幸福”三支志愿服务队,采取“讲、评、帮、乐、兴”五种方式,组织开展道德评议、道德讲堂、科普宣传等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大力宣传群众身边的好媳妇、好公婆、最美家庭等道德模范,把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大众化、通俗化、实用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升村民文明素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真正成为服务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加油站”。

  用活一个“群” 

  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换代更迭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指尖上的生活”在农村已普遍流行。新形势下,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探索建立“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水平势在必行。为此,村庄建立了微信群——“庄扶有话说”,让村民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随时在群里反映问题,村干部第一时间处置,微信群成为村庄治理“110”。“庄扶有话说”微信群不仅是收集、处置、反馈村民身边大事小情的交流空间,还是即时公开发布村庄重大事项实现村级事务民主管理和监督的平台,更是吸引村庄的年轻人和常年在外的村民知晓、参与村庄建设发展的重要渠道,让在外地的村民有了归属感,让在村里居住的村民有了责任感,让全体村民团结更紧密、交流更便捷、村庄更和谐。

  密织一个“网” 

  乡村治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发力,将乡村治理的网“织”得越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就越强。为进一步完善村庄日常监管体系,村党支部借鉴学习枫桥经验,实现村干部包片、党员联户的方式,依托街长、楼长和全体党员,实行精准精细的网格化管理。各街长、楼长通过进门入户走访,及时搜集反馈民情民意、矛盾纠纷、社会治安、信访维稳等工作情况,夯实村级治理基础;依托社区议事组织,邀请综合执法、社区片警和九联集团的专业法律人士开展法治宣传、法律服务进村庄等活动,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事事有人管、事事一起干”,各类矛盾纠纷的调处率和调解成功率均达到100%。

  实现“7有”目标 

  在村党支部的坚强领导下,村庄通过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联动融合,取得了七个方面突出成效。

  一是村有收入。村庄依托九联集团发展了餐饮、零售、交通运输等行业,通过创办面粉厂、流转土地入股、出租门面房等方式,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年实现村民增收1.5亿元,村集体稳定收入200万元以上。

  二是住有所居。村庄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开展了旧村改造提升,新建居民楼23处,实施了“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文化、净化”工程,绿化率达到70%,自来水、无线网络、供暖入户率均达到100%。

  三是学有所教。投资1500万元,高标准建设了省级规范化学校——九联小学和九联幼儿园,本村和外来务工子女借读费用全免,实现了小学幼儿义务教育不出村,并对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给予3000—5000元奖励。

  四是劳有所得。村庄每年固定为九联集团输送工人,全村85%的村民在九联集团就业,人均月收入3000多元,适龄村民全部办理退休保险,增收致富明显提速。

  五是弱有所扶。村庄致力于慈善公益,村集体每年支出20万元,用于救助天灾人祸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和在读大中专学生,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六是老有所养。全村65岁以上老人,按年龄段每月发放200元-1000元不等的现金补助(65岁至70岁200元,71岁至85岁500元,86岁至100岁600元,100岁以上1000元),免费交纳新农合个人承担部分,每年为他们免费查体一次,投资500万元建成现代化老年公寓,全村75%的60岁以上老年人入住公寓,租金、水电全免费,入住公寓家门口享清福。

  七是病有所医。群众看病不花一分钱,除国家报销的70%费用以外,剩余的30%由村庄全部报销,并给予因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一定数额的补贴。

  下一步,村庄将不断加强党建示范引领,继续围绕深化拓展“莱西经验”,进一步创新实践“157”乡村治理工作体系,形成一个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的乡村治理形态,持续增强我们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Copyright © 2024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
京公网安11010802023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