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平原新城蓝图的三农底色

发布日期:2022-11-18 10:44:57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780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22-11-18 10:44:57  
780

  在现代城市发展史上,新城几乎已成为大城市郊区更新的标配。地处北京东北部的顺义区,也正为其奋力起势。根据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顺义区被赋予首都重点平原新城的功能定位。

  平原新城看顺义,看的是高质量发展。农强城更稳,村美城更靓,新城建设离不开高质量的三农支撑。

  “我们要立足‘大城市小农业’‘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农情,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把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四个优先’落到实处,继续抓好农业转型增效、农村整治增绿、农民稳步增收等各项重点工作,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顺义新城特色、示范引领京郊乡村振兴的发展新路。”顺义区委书记高朋表示。

  近期,京郊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庆氛围。在顺义区的乡村田野,平原新城建设蓝图的三农底色也变得愈发明亮。

  夯实根基——

  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

  顺义区素有“北京粮仓”之美誉。近年来,全区农业产值居全市第一,生猪、蔬菜、瓜果产量占全市的1/3,小麦产量占全市的1/4,是保障首都粮食供应稳定的“压舱石”。

  秋收季走进顺义区,可见一台台玉米联合收割机和运输车辆往返穿梭于各镇的农田里,一派丰收景象。记者在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田内看到,机手驾驶着收割机有序收割玉米。今年,合作社安排了70多名机手,做好秋玉米收获和冬小麦种植。

  丰收来之不易,离不开政府担当。这两年,顺义区进一步强化粮食安全区长责任制考核工作落实,细化分解任务,制定监督考核机制,压实各成员单位主体责任,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顺义区粮食生产创5年来历史新高,获农业农村部“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称号。

  “我们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和耕地保护红线,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紧紧落到实处,为粮食生产创新高奠定了基础。”顺义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黄海鹏表示。

  今年,顺义区粮食、蔬菜种植任务都有增加。对此,顺义区紧抓耕地这个要害,将农业生产任务分解到各镇、各村、各地块,严格落实“田长制”,确定8项任务,用“长牙齿”的硬措施守好耕地,同时新建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7036亩。

  保面积、保产量的同时更要保单产、保质量。“今年小麦收成优于往年,核心地块亩均可达550公斤,与去年相比更是增加100公斤。”北京兴农天力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总经理陈国龙分析,这归因于土壤墒情比较好,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的技术指导到位,以及现代化农机设备的合理使用。

  这两年,顺义区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和不利天气影响,统筹调配农机设备,落实各项田间管理措施,扎实做到藏粮于技。目前,全区13家市级合作社有序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实现了全域全过程机械化。农机合作社的不断壮大,为顺义农业增产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辛勤耕耘结出累累硕果。今年,顺义区全年粮食生产高居全市前列:夏粮收获面积近12万亩,比去年增加约4万亩,位列全市第一;秋粮收获12.3万亩,其中玉米11.8万亩,较去年增长2.5万亩,再创新高。蔬菜播种4.21万亩,产量13.4万吨,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7.9%、30.8%。全区农业体量愈发壮大,为建设平原新城夯实根基。

  建好后院——

  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宽敞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干净整洁的街道,井然有序的绿化……走进南彩镇水屯村,看到眼前的场景,很难想到几年前这是一个“脏乱差”的村庄。而在村干部眼里,美丽蝶变非一朝一夕,而是靠“3年1个大规划,1年1个小规划”实现的。

  从2012年拓宽道路修建停车场,到2016年清理村内乱堆乱放,到2019年改厕与拆除私搭乱建,再到2022年全村实现路面硬化。10年来,水屯村的点滴变化都离不开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和群众的共同参与。如今,随着该村“美丽街巷”创建工作的深入推进,家家户户自觉美化庭院内外,争创“最美家庭”“美丽庭院”。

  美起来的不光是村庄环境,还有人心。水屯村做实做细村集体福利工作,比如米面半年一发,老人免费理发、洗澡,村党支部书记更是带着干部上门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等。“以前村里工作不是很好做,逐户劝说效果也不是很理想,但是通过送温暖这一系列工作的落实,不光用真情感化了村民,还彻底解开了彼此心中的疙瘩,更使村庄环境建设品质得到进一步提升,增强了村民幸福感与满意度。”水屯村党支部书记孙海利欣慰地说。

  如今,随着顺义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村庄像水屯村一样,里里外外发生了美丽蝶变。截至今年上半年,顺义区前两批251个美丽乡村创建任务,已顺利完成验收,通过率100%。第三批105个美丽乡村建设任务正在有序推进,目前已完工32个。330个村启动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6万余户家庭污水得到有效收集治理,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8.5%。同时,深挖50个环境整治典型经验在全区推广学习。

  在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同时,顺义区也在不断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深化党建引领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

  培育“头雁”。目前,顺义区新任村党支部书记已全部完成培训,村“两委”干部全员轮训持续开展,将发现、选拔、培养、任用一批好的书记和后备干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带动“群雁”。顺义区出台实施《在乡村治理中推广运用积分制的实施方案》,通过村规民约、积分制、党员亮身份亮承诺等方式,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活动,促进全区农村党员干部在“接诉即办”“创城”“创森”等重点工作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推动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补齐短板——

  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真招实措壮大村集体经济

  打开北京各区经济排行榜,顺义区这些年一直名列前茅,在京郊各区中更是一马当先。但剖析该区内部经济结构发现,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农民持续增收的后劲不足,农村地区成为顺义平原新城建设的最大短板。

  区情农情决定了顺义区必须把农民增收作为全区三农工作的核心任务,作为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对此,顺义区也不负使命、勇于探索,助力一个又一个乡村走上了产业振兴、集体经济壮大的共富之路。

  做好“一村一品”“一镇一特色”,发展特色农业是顺义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法宝,而李桥镇后桥村正是这方面的典型。该村以农业项目发展为依托,利用区政府以奖代补政策,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温室暖棚36栋,与首农集团合作,进行专业运营管理,而村集体每年可收取固定收益140万元。

  为带动村民致富,后桥村还建立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通过“以租养民”运营模式,让村民不仅能拿到固定的土地收益,还可在园区内务工赚取工资。如今,该村已成为集科普、采摘、休闲于一体的多元化乡村发展新典范,村集体收入实现由2015年的300万元到2021年的901.6万元的跨越,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的2.5万元提高到2021年的2.8万元。

  在发展特色产业的同时,顺义区还着力念好“土地流转经”,探索“规范流转交易+适度规模经营+生产托管服务”的顺义模式,通过产权交易平台,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交易,壮大村集体经济。截至2022年8月,该区在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累计成交84宗,成交金额超1.1亿元,位列全市前茅。

  木林镇是顺义该模式的成功探索者。自2021年初启动以来,全镇坚持“应上尽上、能上尽上”原则,共集中流转超1万亩土地在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流转,22个项目的土地通过网络公开竞价,成交价格均高于挂牌价。流转地块首年租金1200余万元,村集体收益较传统流转方式增长近两倍。

  如今在顺义区,乡村产业振兴的方式可谓“各美其美”,同时“美美与共”映照出全区农民增收工作的显著成效。近5年来,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增长1.1万元,年均增速7.8%。2021年,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近3.6万元,在全市10个远郊区中排名第一。

  领跑者,咬定目标从不懈怠。新征程上,顺义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对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断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努力推进全区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效,持续擦亮平原新城建设蓝图的三农底色!

乡村
农业
顺义区
Copyright © 2010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