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发布日期:2022-12-28 16:38:04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1065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22-12-28 16:38:04  
1065

  在青海省海东市,一碗充满“青海味道”的拉面,成为带动各族群众脱贫增收的龙头产业;在海南藏族自治州,一群群穿梭在光伏板间吃草休憩的“光伏羊”,在让共和县塔拉滩生态光伏园植被加快恢复的同时,使周边村民每年增收200多万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事实证明,只有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才能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

  今年以来,青海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以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牵引,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建设,加强资金、土地等资源统筹,以点带面推动乡村“五大”振兴,分层分类指导推进各具特色的乡村建设,把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作为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农牧民群众特别是脱贫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生活更上一层楼。

  有效衔接

  脱贫基础更稳固

  不久前,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青海湖乡在乡域内集中开展2022年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第二轮排查工作,重点对脱贫户、监测户、突发严重困难户进行入户排查。截至目前,全乡已走访排查1041户3136人,纳入监测户2户8人。

  此次入户,从详细询问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务工情况等,到排查牧户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情况,再到逐项核对防返贫动态监测入户排查表的各项信息,真正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进一步筑牢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是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第一道防线。

  2022年,青海省在“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因素的基础上,将监测对象识别参考收入由6000元提高至6700元,并进一步扩大监测范围。并自主研发防返贫监测信息可视化平台,建立11家省级行业部门参与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先后两轮开展全省性集中排查,做到了应纳尽纳、应帮尽帮。

  同时,政策衔接送一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科学编制《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和“十四五”时期有效衔接规划,行业部门跟进配套完善政策举措,有效衔接“四梁八柱”全面构建。在全国率先制定“1+5+7+N”有效衔接政策体系,保持产业、就业、教育、医疗、低保、困难救助、公益性岗位等普惠性政策连续稳定,主要帮扶政策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分类优化。

  编制实施省级和25个县级重点帮扶县有效衔接实施方案,着眼长远明确发展路径和措施。选派15支科技特派团、23支教育医疗“组团式”帮扶工作队,从建立关心关爱机制、提供创业支持、严格管理考核、压实部门责任等方面,支持科技特派团、帮扶工作队积极作为、干事创业。

  强力推进

  有效衔接赋入新动能

  众所周知,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蔡家堡乡培育的马铃薯颇有名气。目前,蔡家堡乡种植马铃薯0.09万公顷,平均亩产250公斤左右,小小的“洋芋蛋”成为激活乡村振兴的动力源。

  该乡通过精准扶持打造“北山洋芋”品牌,大力推广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和“河湟洋芋宴”品牌发展,真正让“洋芋蛋”变成了农民致富的“金蛋蛋”。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近年来,西宁市湟中区共和镇葱湾村大力发展旅游业,从偏僻山村变成省级旅游重点村,已吸纳周边5个村的村民前来务工。

  “党支部带动党员、群众都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不仅是乡村旅游,我们还实现了蔬菜种植、羊肚菌种植、蔬菜采摘等多产业发展,形成了农业三产融合的局面。”村党支部书记祁如信说。

  蔡家堡乡和葱湾村的发展变化只是青海走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之路的一个缩影。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来,依托特色资源禀赋,青海省坚持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认真做好乡村产业大文章。

  出台推动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意见,将62.7%的中央财政衔接资金用于产业发展,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持续加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光伏、民族手工艺等产业扶持力度。其中,建成牦牛藏羊标准化养殖基地30个,新认定省级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10家;新增中国美丽休闲乡村5个,国家及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分别达到33个和180个,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2325户,46.9万脱贫群众参与发展到户产业实现增收。

  强化产业提升的同时,强化就业增收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动力源。

  对此,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有效途径,突出产业就业两个关键,持续促进脱贫群众稳定增收。

  瞄准增收这个“硬杠杠”,把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从举办“雨露计划+”提供就业岗位到扩大以工代赈范围,从继续设置生态保护公益岗位到积极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让“输血”变“造血”,始终扎实做好脱贫人口和易返贫致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全省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务工规模达到21.6万人,完成国家下达任务的120.1%。

  真抓实干

  乡村面貌展现新变化

  纵观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境内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其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村庄。这些村庄房屋错落有致,景美如画,其中109国道旁的沟里乡赛拉秀堂定居点就是典型代表。依托游牧民定居工程,沟里乡三个村的农牧民实现整村搬迁,住进绿色宜居新家园,摆脱过去的贫困生活,发展起了现代畜牧业和路衍产业。

  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今年以来,青海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采取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打造提升的方式,选取200个村开展乡村振兴试点,形成了同仁市特色村寨、都兰县路衍经济等一批具有代表性、能复制、可推广的乡村振兴经验模式。

  便利的交通、水电,崭新的屋舍,良好的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全省乡村面貌的变化不仅有“面子”,更有“里子”。

  青海省严格落实农村饮水安全三个责任,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提升至80%和94%,行政村基本实现饮水安全工程全覆盖。新改建农村公路2548公里,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和客车。强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巩固发展39个县级帮扶产业园和282家乡村帮扶生产车间,吸纳劳动力务工1.7万余人,辐射带动脱贫群众12.3万人。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厕所革命”,促进农村逐步基本具备现代化。

  如今,奔走在青海大地,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站在新的起点,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将接续奋斗,在乡村振兴的未来发展之路上,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乡村
产业
群众
衔接
Copyright © 2024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
京公网安11010802023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