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抓住产业“牛鼻子”,走好乡村“特色路”

发布日期:2023-12-19 14:53:56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832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23-12-19 14:53:56  
832

     近年来,青岛打造出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2条千亿级集群产业链,油料、果蔬、饲料等8条百亿级优势产业链,蓝莓、茶叶、葡萄等15条十亿级特色产业链。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锚定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目标,青岛牵牢产业振兴这个“牛鼻子”,不断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再上新台阶,“产业兴乡村旺”的“青岛剧本”不断涌现。 


  项目引领产业振兴“加速度” 


  项目是产业发展的“生命线”。青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青岛市大力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聚力打造“国际种都”。作为国际种都核心区,移风店镇先后引进荷兰瑞克斯旺、韩国农友、青岛硕丰源等现代种业产业链项目23个,扶持德龙种子研发中心、青岛地平线蔬菜专业合作社等本土种业研究,对智能化育苗中心、资源昆虫繁育基地等4个产业项目实施建设更新,全域具备500余种蔬菜种子产能,170个种子品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年销售额达6亿元。 


  当下,预制菜产业已成为发展新风口,青岛正抓住这个“风口”加速布局。位于即墨区陆港蓝村区域的万和春食品供应链产业园一片繁忙,项目一期工程主体已经完工。项目投产后,万和春门店餐饮端的食品供应链年产值预计可达6亿元,预制菜产品可向社会提供2亿元产值规模,团餐端可向青岛本地提供每日3万份的营养餐食,着力打造集食品研发检测、餐饮文创体验、食品冷链仓储、食材供应链金融平台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 


  青岛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坚持大抓项目,持续发起农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势。今明两年,全市将开工建设过亿元农业大项目80个,计划总投资688亿元,年度总投资156亿元。 


  乡村特色产业“链式”发展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 


  每到蓝莓成熟的季节,就会有大量游客涌入西海岸新区。这里是全国县域内最大的蓝莓规模化种植基地和产业化基地,被誉为“中国北方蓝莓产业化的摇篮”。 


  2000年,西海岸新区金沟村栽植蓝莓600亩,开创了国内蓝莓规模化种植的先河。经过近20年发展,全区已形成以宝山镇、张家楼街道和六汪镇为核心的蓝莓产业集聚区,共有蓝莓企业130余家、蓝莓合作社60余家,面积500亩以上的蓝莓企业31家、合作社22家。 


  其中,张家楼街道将蓝莓种植作为农业主导产业,建成万亩蓝莓产业园和全国最大的蓝莓全产业链基地,通过发展蓝莓产业,每年带动1.1万名农民就近就业,人均每年可增收8000元以上,村集体每年可增收15万元,实现村集体经济从弱到强的转变。 


  这只是青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缩影。 


  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茶产业是崂山区的特色农业产业,近年来,崂山区聚焦茶农增收、茶产业转型升级、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因茶致富、因茶兴业。以西山村为例,现有茶园300余亩,占耕地面积的92%,已建成西山新村(滨仰路)综合商贸一条街,形成茶叶的种植、炒制、销售一条龙服务。不仅如此,该村还深度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创建特色旅游品牌,发展茶文化农家旅游经济,打造特色民宿、精品民宿。 


  在平度,小小假睫毛发展成强村富民大产业。经过40多年默默耕耘,全球假睫毛有70%产自这里。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被誉为“中国睫毛第一县”的平度,一年生产1.2亿副假睫毛,带动6万余人就业。 


  近年来,青岛乡村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打造出农产品加工业、畜牧业2条千亿级集群产业链,油料、果蔬、饲料等8条百亿级优势产业链,蓝莓、茶叶、葡萄等15条十亿级特色产业链,有力推动了全市乡村产业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 


  探索“村强民富”发展新路子 


  乡村振兴,说一千道一万,农民增收是关键。 


  走进即墨区移风店镇双塔村张王庄豆腐工厂,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豆香,制作豆腐、装车外送的工人们忙得不亦乐乎,前来提货的村民络绎不绝。张王庄是远近闻名的“豆腐村”,最多时有100多户经营豆腐。但由于加工点小而散,产量不足,加上卫生等问题,小作坊式经营模式遇到发展瓶颈。 


  “在镇党委的帮助下,我们争取市级扶持资金,通过开展公共资源清收行动,利用清收的20亩闲置土地,以‘组织引导+集体参与+村民入股’的共富发展模式,注入资金300万元,成立了共富公司。”双塔村党委书记张华卫说。 


  在共富公司规模化运作下,张王庄豆腐的产量、质量实现双提高,现有卤水豆腐、豆腐泡、干豆皮等多个特色产品,日产豆制品2500余公斤;销售渠道也不断扩大,除了周边的市集,更多豆制品源源不断地销往大型商超,村集体年利润分红达90万元。“现在不用外出打工了,一个月光基本工资就有6000块钱,不仅如此,还有10%的村民分红。”村民王红岩说。 


  即墨只是一个缩影。围绕乡村振兴,青岛走出了“乡村公共资源+共富公司”促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产业单一,底子薄、基础差,年轻人常年外出打工,这是莱西产芝湖新村曾经的真实写照。“我们将茂芝场、中庄扶、北庄扶、产芝、小夼、寨庄、谭家庄7个自然村优化调整为1个产芝湖新村,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找准产业发展路径,积极探索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路子。”莱西市水集街道办事处主任孙进利说。 


  产芝湖新村成立共富公司,探索“镇级资本+村级资源+专业运营”的模式,注册“产芝老家”旅游品牌,打造开心农场、泥塑馆、民俗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同时,采取“房屋入股、免费打造、五年后分红”形式,带领村民发展民宿经济,各类乡村旅游项目每年为村集体和群众增收100多万元。

Copyright © 2024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
京公网安11010802023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