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墨重彩绘丰年——甘肃省平凉市农业农村工作纪实

发布日期:2024-05-17 00:00:00   来源 : 农业农村部网    作者 :admin    浏览量 :296
admin 农业农村部网 发布日期:2024-05-17 00:00:00  
296

       今年以来,甘肃省平凉市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抢抓农时节点,早谋划、早启动,推动农业农村各项重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在泾河两岸开启了一场人与自然的“双向奔赴”。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聚焦区域优势,结合春耕生产的推进,平凉市深入实施产业赋能行动,全力抓好特色优势产业链建设,全面构建扩量提质增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紧盯创建农业精品培育示范区目标,制定了《平凉市“牛果菜薯药”五大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方案(2024-2025)》,进一步明确了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分环节、分类别提出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和补短板措施。全面落实重点农业产业链链长制,实行市、县“一条产业链一名链长、一个工作专班、一张发展图谱、一个专项方案、一批龙头企业、一套差异化扶持政策”的工作机制,采取召开现场会等方式调度推进,推动工作力量和项目资金向特色产业发展聚合。


  多措并举抓春耕,紧盯农时促生产。数据显示:一季度,平凉市一产增加值达到9.97亿元、同比增长7.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可达3516元、同比增长7.2%。


  抢抓时令 打好丰产“第一仗” 


  春苗拔节,春蕾蓄势,当乡野“吐”出一畦畦新绿、山川“绽开”一树树缤纷时,陇东大地开启了抢农时、争天时的春耕生产热潮。


  着眼头等大事,春耕生产高质高效推进。平凉市坚持把粮食安全作为底线任务,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力抓好春耕生产。制定印发《2024年全市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平凉市2024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的通知》《平凉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方案》《平凉市2024年春播主要农作物品种布局指导意见》等指导性文件,明确重点任务,压紧责任链条,调备化肥14.79万吨、种子15.42万吨、农膜1.13万吨、有机肥12.49万吨、农药44.34吨助力春耕,确保全市300万亩春播计划全面落实。


  抢抓春耕备耕关键期,庄浪县按照全县春播计划和春耕生产需求,多措并举调运化肥、有机肥、农药、农膜,调备玉米、大豆、胡麻、蔬菜等农作物良种9类55个品种7万吨,满足农业生产用资用种需求,完成春播粮油57.5万亩。


  围绕实现农业生产稳产增收,平凉市集成推进技术应用,健全完善政策、补贴、保险“三位一体”保障体系,开展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推广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精量密植栽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抓建“保护、扩繁、试验”三类基地,高质高效推进顶凌覆膜,全市覆膜面积81.78万亩,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地块6.2万亩。


  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静宁县坚持良田、良法、良种、良机、良制相结合,抓建旱作农业万亩示范带10个、千亩示范点14个,已完成春播粮食作物80.7万亩,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搭好架子。灵台县北部塬区6乡镇共同抓建20万亩粮食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区,抓建千亩以上全膜玉米核心示范点13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核心示范区4处4000亩。崇信县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主体68户,面积10050亩,争取县级财政资金60万元,采购大豆种子30吨,玉米点播机60台,已全部发放给种植户。


  华亭市坚持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着力突破玉米和大豆单产提升规模,启动实施小麦单产提升和粮油规模种植主体单产提升行动。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玉米精量密植栽培技术、玉米大豆“4+2”种植模式为依托,深挖单产提升潜力,确保全年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31万亩以上。


  强春管才能促丰收。围绕加强春季田间管理,平凉市积极开展苗情、墒情、病虫害监测调查,指导农户及时做好追施返青肥、灌水、病虫害防治等春管措施。崆峒区紧盯春耕春播技术指导关键环节,组建了以专家和农技人员为主的技术服务队12支,下沉到春耕一线、田间地头巡回指导育苗、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春耕生产。


  如何更好地应对灾害天气,把灾害天气对农作物的影响降到最低,平凉市强化部门会商,密切关注、及时研判气象灾害天气变化,切实做好低温雨雪、“倒春寒”等天气灾害防范工作,适时发布冬小麦冬油菜越冬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小麦冬前田间管理技术要点、设施蔬菜低温冻害预防管理等措施,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动员农户积极参保,目前已全面完成开花类作物承保工作。


  数据显示:一季度,平凉市施肥面积125.66万亩、除草83.3万亩、病虫害防治34.18万亩,繁育蔬菜种苗1.41亿株。全市143.72万亩冬小麦一二类苗占88.8%,7万亩冬油菜一二类苗占93.6%,苗情整体长势良好。


  扩量提质 全链发展正当时 


  “加快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全链条高质量发展。”紧盯这一发展目标,平凉市在抓好粮食安全保障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基础上,全力打造山塬果、河谷菜、平凉红牛全覆盖的产业布局。


  作为平凉农业发展优势的苹果产业,在稳定现有150万亩果园面积的同时,突出老旧果园改造和标准化管理,促进品种迭代升级,着力打造葫芦河、泾汭河流域精品苹果优势产区。一季度,平凉市储备苗木147.87万株、肥料18.30万吨、农药217.31吨、农膜1403吨,完成清园106.05万亩,销售果品34.61万吨,销售额30.31亿元。


  以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统揽,静宁县抢抓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创建、陇东南百万亩苹果示范带建设机遇,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四新”模式,着力破解人老、树老、品种老“三老”难题,完成老果园改造2万亩,安装大型防霜机20台,暖风式防霜机200台,调运优质苹果苗木110余万株,实施标准化苹果抗重茬良种苗木繁育基地提质扩容2000亩、土壤改良提升示范基地建设5万亩。


  依托“万千百十”养牛计划,一季度平凉红牛产业链已开(复)工项目51项,累计完成投资2.96亿元。以争创国家级平凉红牛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为契机,静宁县谋划实施平凉红牛产业链项目11项2.67亿元。灵台县上良镇万头平凉红牛育肥基地育牛4000头。崆峒区全面落实平凉红牛“六补七奖两投十议”奖补措施,5个规模肉牛养殖场(小区)全部开工建设。


  今年以来,华亭市将平凉红牛、设施蔬菜、中药材产业发展作为群众增收致富重要支撑,持续加快平凉红牛产业园、中医中药产业园、千头林麝养殖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接续落实“三类”监测户补助、庭院经济发展等8类扶持政策,精准兑付重点养牛村基础设施建设、中药材基地建设、设施蔬菜拱棚等23项补贴。


  为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平凉市从园区(基地)设施新建、设施维修改造升级、高原夏菜规模化种植、新品种新技术集成示范推广等关键环节谋划泾汭河川区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园王村镇王村村核心区、庄浪县良邑镇现代智慧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等重点项目89个,计划投资9.8亿元,已开工建设项目43个,完成投资2.3亿元。一季度,平凉市新增设施蔬菜750亩,蔬菜种植达到3.17万亩。


  按照“四强四促四突破”的工作思路,灵台县坚持设施蔬菜和露地蔬菜齐头并进、规模扩张和链条延伸两手齐抓,种植蔬菜面积4.5万亩。围绕“一园三区三带”布局,今年泾川县共实施设施蔬菜产业链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4566.91万元。紧盯设施蔬菜产业链工作任务,崇信县引进一统天下辣椒、新鹏粉冠西红柿等名优新品种20个,推广应用基质栽培、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7项,实施锦屏镇枣林村香菇产业基地、黄花乡蔬菜产业示范基地巩固提升等6个新建续建项目,完成投资3220万元,新建维修日光温室、钢架大棚534座,建成农产品销售中心1处,培育优质种苗1538.1万株,完成蔬菜种植3.15万亩,产量达1.86万吨。


  厚植绿色底色,平凉市打好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整市建设试点收官战,有序推进“一核、三带”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探索推广“粮—饲—畜—肥—果(菜)”等多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协同推进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和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全市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率达84.57%,化肥农药使用量持续“双递减”,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持续稳定在99.9%以上,有效确保了舌尖上的安全。


  变产业优势为品牌优势,围绕提升产品价值,平凉市着力培育以“甘味”品牌为引领、地方公用品牌为支撑、企业商标品牌为根本的农特产品品牌体系,“平凉红牛”“静宁苹果”品牌价值分别达到222.8亿元和180亿元。


  宜居宜业 绘就乡村新画卷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各项决策部署,聚焦“两线三区”和美乡村创建布局,补短板,夯基础,促提升。


  为进一步加快“和美乡村”创建步伐,平凉市分类别制定了省市级和美乡村创建计划,对照“和美乡村”创建标准和程序,审核了县(市、区)和美乡村和乡村建设示范创建计划,争创省级和美乡村10个以上,创建市级和美乡村50个,抓建乡村建设省级示范村48个,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


  紧盯村庄美、产业兴、治理好、乡风和、百姓富、集体强创建内容,庄浪县着力打造南湖镇席河村、岳堡镇岔口村等40个市县级和美乡村,已陆续开展项目建设。


  灵台县坚持把“和美乡村”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紧扣“村美院净乡风好、业强民富集体强”的创建标准,批复实施项目33项2730万元,分类分区启动创建,在7月底前完成2个省级“和美乡村”、8个市级“和美乡村”的创建。


  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平凉市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与治污治乱,全面治理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针对春季农业生产和农村实际,崆峒区集中力量深入开展村庄清洁大扫除,动员农民群众广泛参与,集中开展“四治行动”,全面落实“五清要求”,进一步提升乡村风貌。


  着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平凉市紧盯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目标,组织实施农村改厕、改路、改水、改房、改电、改气、改厨、改院为重点的“八改”工程,推进农村“四小园”建设。截至目前,60个厕所革命整村推进村和1.5万座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已全面动工建设。


  强化保障 塑造发展新优势 


  围绕“钱地人”等要素支撑供给,平凉市优化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赋能振兴活力,乡村发展后劲持续加大。


  聚焦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平凉市指导泾川、灵台制定了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方案,对二轮延包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风险点进行了前期摸排;制定印发了《平凉市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通过流转取得农村土地经营权审批管理办法》,为维护流转双方合法权益提供了政策依据。平凉市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改革,指导各县(市、区)开展宅基地分配、使用、流转、纠纷仲裁管理等工作,探索发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利用新形式。


  泾川县制定印发《泾川县“全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示范县”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示范提升试点工作方案》,确定汭丰镇、丰台镇、荔堡镇、红河乡4个乡(镇)为“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示范提升试点乡镇,通过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加强服务,逐步建立权责明晰、制度完善、管理规范、经营高效、监督有力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新机制,推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今年以来,平凉市争取省级农机化项目资金226.1万元,在全市开展丘陵山区粮食作物薄弱农机装备累加补贴与示范、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具保障与示范、丘陵山区小麦精准机播机械化示范、果园机械化技术装备集成示范,衔接争取2024年第一批中央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2900万元,全市各类农机装备总量达到16.2万台(套),农机总动力163万千瓦,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75.9%。


  立足农业优先型发展定位,静宁县整合资金1.2亿元,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深松整地作业、果园机械化技术装备引进示范、合作社发展扶持(农机)、农机服务主体装备等项目,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32.73万千瓦,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1.2%,基本实现“耕、种、管、收”全环节机械应用,成功入选第一批全国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目录。


  值得一提的是,静宁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大梯田”建设,打破乡界村界地界,实行整乡整村整流域综合治理,贯通砂化机耕路450余公里,新建(改造)生产路600余公里,配套渠道290余公里、栽植农田林网392.8公里,田间道路通达率提高到95%以上,打通了中大型农机装备立地的“最后一公里”。


  华亭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宜机化改造作为全面落实“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抓手和关键举措,大力推广“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高标准农田建设模式,年内新建0.9万亩、改造提升0.3万亩,力争2025年6月底前完成1.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及上图入库工作。


  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平凉市持续加力人才振兴,选派“三区”科技人才69名,组建技术服务团队15个,争取“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经费138万元。截至目前,“三区”人才深入田间地头培训农民800多人。选派科技特派员1135人,培训农民1000多人次,聚焦重点产业和急需职业(工种)培训,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3857人次。


  干群携手躬身稼穑,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目前,平凉市干群齐心协力,在广袤的田野上奏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春之曲”,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锦绣画卷,正在平凉大地徐徐铺展。

Copyright © 2024 中国农业网络电视 电话:010-59195293 010-66117652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农业部北办公区16/18/20号楼 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南楼
投诉建议及业务电话:010-66067899 010-66167899
京公网安110108020233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