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原农险”)举行开业5周年新闻发布会,作为河南省唯一一家保险法人机构和专业性的农业保险公司,该公司5年来为河南省“三农”发展带来哪些风险保障?对全省农险扩面、提标、增品方面又发挥了何种作用?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人士。
数据显示,自2015年5月成立以来,中原农险保费收入从0.75亿元连年高速增长,2019年底达20.4亿元,增幅明显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在其带动下,河南省农险规模持续提升,从2015年的17.4亿元增加到去年底的48.26亿元,增长近2倍,全省农业发展风险保障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原农险覆盖全省的基层服务网络已经建成,打通了保险服务村民的‘最后一公里’。”中原农险党委副书记马瑞介绍,中原农险在不到4年时间内完成了120家省内分支机构的建设,成为村民家门口的保险服务员,种植险、养殖险覆盖面快速提升至全省109、105个县区,“在深耕河南的同时加快出省步伐,目前,公司已设立内蒙古分公司、黑龙江分公司,推动‘金融豫军’在全国的影响力逐步增强。”
特色险种达127个
作为一家专业农险公司,如何通过创新险种、扩大承保面,服务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特色农业发展注入动力?
马瑞介绍,中原农险在加大小麦、水稻等大宗作物承保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积极开发特色农业保险险种,截至去年底,创新特色险种达127个,基本涵盖了河南省主要特色种植、养殖业,极大改善了河南省农业保险供给,有效满足农民的各类风险保障需求。
以2019年为例,中原农险在果类、食用菌等特色种植产业领域开办风雹冻害、气象指数等各类特色创新险种45个,在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等特色养殖产业开办天气指数、特种灾害保险等各类特色创新险种17个,提供风险保障45亿元。特色农业保险覆盖面积超过100万亩,赔款支出超过1亿元,全省5万多户种植养殖户和企业从中受益。
此外,保障方式也在不断创新,据介绍,中原农险开展的小麦收入保险、牲畜死亡率保险等连续4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金融支农创新试点项目资金支持;其在全国首创的金融惠牧“四体一保”发展模式与生猪复养金融解决方案,为生猪全产业链配置创新型保险产品12款,切实为河南省生猪复养提供了全方位的风险保障。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俗话说‘一亩园胜过十亩田’,特色农业经济价值高,但投入也高,抗风险能力弱。特色农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除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积极鼓励、引导经济作物的种植,对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中原农险农业保险部相关负责人说。
为贫困户种植养殖提供风险保障63亿元
近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指出,农业保险应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战略实施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三农”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围绕于此,中原农险又做出了哪些有益探索和实践?
据介绍,2016年初,中原农险与兰考县政府联合实施保险扶贫“兰考模式”,探索出保险机制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对兰考在全省率先脱贫“摘帽”发挥了积极作用。“兰考模式”也被中国保险行业协会评为全国保险扶贫“十大典型”之一。在兰考模式基础上,该公司围绕生活保障、产业发展、资金融通、健康保障和劳务增收等拓展出扶贫“五大路径”。
在产业扶贫方面,数据显示,中原农险已累计推进河南省39个贫困县实现了种植险整县(乡)或贫困户统保,在全省98个县区开展了小麦、水稻等传统政策性农业保险,在30个县区开展贫困户特色农业保险,在全省15个县区开展贫困户养殖业保险,累计承保贫困户241万户次,为贫困户种植养殖提供风险保障63亿元。
金融扶贫方面,在河南省15个省辖市的63个县区开办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为6080家贫困人口、带贫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17亿元贷款增信保障,帮助实现贷款7亿多元。同时围绕健康扶贫,为43个县区约995万人次提供补充医疗健康风险保障,为75万出险人口支付赔款5.78亿元,有效减轻了普通人群尤其是贫困边缘人群的医疗负担。聚焦就业扶贫,该公司在全省14地市55县区开展了劳务带贫,累计投入2.26亿元,直接助力带动7.08万余人次走上脱贫之路。
马瑞介绍,作为一家“全牌照”保险公司,中原农险在服务好“三农”的基础上,还积极扩大非农领域保险保障业务。以责任保险为发展重点,中原农险先后尝试开办了政府救助保险、食品安全责任险、燃气企业公众责任险、养老机构责任保险、环卫工人雇主责任险等业务,累计提供风险保障311亿元,有效化解了社会运行中存在的一些风险,充分发挥了功能性保险机构的“社会稳定器”作用。